受不了一时的穷,就得受一辈子穷

2017-08-01 10:58:57 来源:嗨星座 作者:嗨星座

 

  何遇是一个正在学室内设计的银匠。不过,有一阵子,他好像考虑过放弃学习了。

  放弃的理由不是遇到了困难,知难而退,也不是因为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而是因为穷。

 

  为了腾出更多学习时间,何遇接的单少了,挣的钱自然就少了。

  这几年,何遇的银器店生意越来越差,不转行,未来恐怕连生计都难维持。

 

  何遇选择学习室内设计,刚开始,可以同时兼顾学习和工作。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越来越大,何遇不得不推掉一些单子。

  日子变得瑟缩起来,何遇喝惯了好茶,为了省钱竟要买十几块钱一公斤的劣等茶叶来应付自己的嗜好,他真有点扛不住了。

  何遇很纠结,究竟是挨过这一阵子,忍着穷,继续学,还是赶紧接单,拼命工作,多赚点钱,过上之前不需要省钱的日子?

 

  其实,何遇心里很清楚,受不得这一时的穷,恐怕要受一辈子穷。铸银的行当,干不了多久,始终是要转业的,现在不学习,以后的日子会更艰辛。

  好在,何遇最终选择了忍受一时的穷,如今他学到的室内设计知识已经可以变现了,从此无须为饭碗问题担忧。

 

  何遇的故事可能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很多时候,努力去做一件事,心里会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们即使经受苦难,也要坚持梦想,但更多时候,磨难来临,我们会愚蠢地把梦想放到一边,懒得理睬,毕竟梦再好,也属于明天。

  很多人正是因为忍受不了眼前的苦而熬不出未来的甜,最终,不得不接受不那么苦,但却未必甜的生活。

 

  何遇让我想起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心理实验,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在一间幼儿园里完成了这项实验。

  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每个孩子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棉花糖。孩子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

  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在那次实验中,无法克制自己,直接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他们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

  而那些可以抵御诱惑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比那些马上吃糖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从实验结果来看,懂得延迟满足的人自控力更强,更能够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完成目标。

 

  我曾对很多朋友讲过何遇的故事,不少人表示自己即便自己吃得了苦,也难以有重新开始的勇气。

  所以,大多数人在面临这种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被“活在当下,享受今天”的理论洗脑,认为每天都应该尽己所能地狂欢,事实上真正的“活在当下”是把握当下,而不是虚度当下,虚度不是享受,是堕落。

  总而言之,别让心底那个让你坚持的声音消失,无论如何,要记住,受不了一时的穷,就得受一辈子的穷,吃不了苦,就得吃土。

时光悦读TOP8

更多>>